愛肝達人站》陰毛被蟲咬?
【聯合晚報╱許金川(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/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)】2009.05.17 01:33 pm
小明請假,老師看了醫師證明很生氣,
上面寫著:「『陰毛』毛蟲叮咬,皮膚發癢。」
小小學生哪有什麼「陰毛」!
小明哭著回家,向媽媽哭訴,媽媽打電話向老師興師問罪。
「我孩子『因毛毛蟲』叮咬皮膚癢,怎麼不能請假?」,原來醫院診斷書誤將「因毛毛蟲」寫成「陰毛毛蟲」了!
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,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,在醫學上亦是如此。
在癌症的診斷上,切片檢查常是必要之惡,但在切片上也有其他玄機。例如:胃鏡檢查發現胃有一個潰瘍,可能是良性的,也可能是惡性腫瘤爛了引起的潰瘍,因此,必需做切片檢查才能做鑑別診斷,但是有時明明是胃癌,但切片的都只見到壞死之細胞,看不到癌細胞,因為腫瘤細胞通常只在潰瘍邊緣,中間只有壞死細胞,因此切片的病理報告可能會誤導,而延誤了治療的契機。
肝臟長了腫瘤也是有同樣的情形,雖然大部分情況下,經由超音波或電腦斷層,可以區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,但有時仍須靠切片檢查才能下結論。
比起胃潰瘍切片,肝臟的切片又多了幾分困難,一來胃腫瘤在胃鏡下可以肉眼直接看到,針對懷疑處做切片,肝臟腫瘤肉眼看不到,需經由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定位,但下針有時會偏一邊,只拿到旁邊正常組織而誤診,判斷上就要特別小心。
因此,古語說得好:「慎思熟慮」,判斷一個腫瘤的性質要多方面考慮,否則有時真的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。
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、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,供民眾免費索閱。新出刊的46期會刊有「B肝帶原者罹癌接受化療要更小心」、「菸不離口肝苦無人知」、「肝癌奪命重男輕女性荷爾蒙是幕後黑手」等。諮詢專線:0800-000-583,網址:www.liver. org.tw。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,郵政劃撥帳號:18240187,戶名: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。
以上專業資料或新聞來源為:
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HEALTH/HEA1/4910043.shtml,若有涉及侵犯原著者權利或著作權,請立即以留言或email與我聯絡,我會將不適合之文章即時移除,冒犯之處請多見諒,謝謝!聯絡方式如下:slutsky403@yahoo.com.tw
留言列表